当前位置: > 十大滚球平台排名 >

【全面看文体市场】“一抹金光”开辟新思路

发布者:365bet网址
来源:未知 日期:2025-11-09 09:41 浏览()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近年来,广西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,探索“文化旅游+房地产”一体化发展模式。一批以自然景观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特色的项目持续升温,引起业界关注。广西的实践不仅是单个项目的创新尝试,也是当前房地产行业转型的生动例证。当前,人们对住房的期望已从“有房子住”升级为“住得好”,注重生活方式、情感归属、精神体验、社群文化。在此背景下,广西“文旅+地产”模式开辟了一条新路:地域文化、自然资源、居住温泉深度融合。从此,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建造、卖楼,而是转向提供“宜居风景”和“体验文化”。在当今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传统住房市场中,文化已成为竞争的差异化因素。无论是漓江的意境、壮族的民族风情,还是北海的海洋文化,都为项目注入了难以形容的灵魂。这使得建筑不再是冰冷的物理组合,而是一件有故事、有温度、有辨识度的“文化作品”,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放眼全国,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文化实践正在全国多地蓬勃发展。在制造领域,不少老字号品牌将生产线改造为旅游景点,通过在车间打造沉浸式体验,实现品牌价值的再生和提升;在农业领域,田园综合体、农研等新业态推动农产品从功能性消费转向情感性消费,有效延伸产业链、提高附加值。当前,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优化、动能回归的关键时期。中央政策继续鼓励产业整合,商业模式将发生转变,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创新活力,在拉动潜在消费、促进就业创业、拉动有效投资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。可以说,文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,带来了超乎传统认知的发展潜力。当然,加强文化不是简单的概念嫁接。比如“文旅+实景”“地产”模式并不一定是不同业态的叠加。真正成功的融合,需要开发商潜心思考,深挖当地文化脉络,进行创意转型和创新发展。任何流于形式、急功近利的“代工文化”,不仅没有安全感,还会透支文化信用,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。还要看到,美丽的自然景观虽然是强大的初始吸引力,但真正能支撑人心、打动人心的,是内在的内涵。因此,“文旅+地产”项目不能仅仅停留在借景造势的阶段,还需要继续“修炼内功”,一方面要夯实硬件基础,弥补教育、旅游等公共服务的短板。医疗、商业、交通,解决“好不好”的问题;另一方面,德南通过精细化物业管理,提升软件服务,打造丰富的社区文化,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只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生活品质真正融为一体,“文旅+地产”才能打破短期热销的局限,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,真正“点石成金”。 (作者:姜天骄 来源:经济日报) (编辑:付仲明)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