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 新闻资讯 >

探索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

发布者:365bet体育注册
来源:未知 日期:2025-10-13 10:05 浏览()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,强化人民群众环境整治,推动形成适度、绿色、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,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势。” 2024年1月,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》关于全面建设好中国的通知发布了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:“在干部教育、党的教育、国民教育体系中推进教育教育。”建设生态文明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规划中华民族的发展。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,关系到人与自然统一的现代化建设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,坚持系统规划、总体推进,探索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,为建设美好中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、提供人才支撑。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文明品位的教育活动。目标是树立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,增强人们尊重自然、坚守自然、保护自然的意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、我国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科学思想为指导。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,精神力量不断归属于生态文明建设。同时,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加大、负担沉重的关键时期。生态文明教育在制度保障、社会支持、师资队伍、教育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。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遵循系统理念,用系统思维推动生态文明改革变革和高质量发展。拓展教育链条,整合教育基金会。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覆盖全民、终身,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不断延伸教育链条。要强化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。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,把大学、中学、基层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搞好、整合起来。其中,高校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,依托学科优势,优化文明相关专业布局,发展生态环境工程、生态民政、环境法学等交叉学科,加强生态建设培育。注重知行合一,加强实践教育,不仅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在各类专题教学中,还开展绿色低碳生活、垃圾分类等实践教育活动。将教育拓展到课外活动,积极培育校园生态文化载体,开展生态科普、知识竞赛、艺术展示等活动,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,营造“处处教育、时时编辑”培育生态文明的教育环境。 和文化遗产。注重学校层面生态知识的启蒙,生态文明的综合性、针对性、实践性特征,以生态学、地理学、环境科学等为支撑,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协调配合,助推资源和公众支持,营造全社会关心、支持的良好环境。参与生态文明教育。留校家长,建立生态文明资源共享图书馆等,推动课程内容、技能平台、师资教学共建共享,不断增强生态文明的系统性、完整性、协同性)
分享到